“馒化脸”的归因与修复

 

“馒化脸”,顾名思义,由于填充或者过度填充导致皮肤软组织膨出臃肿,给人以假面不自然、僵化感,类似发面老馒头。这种特征通常表现在面部肌肉松弛、皮下脂肪过多、移位及骨骼结构不清晰等方面。尽管“馒化脸”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问题,但它确实与某些潜在的健康风险相关。

一、“馒化脸”的潜在危害

1.健康风险

“馒化脸”可能会掩盖某些健康问题。例如,肝肾心脏等脏器问题引起的面部浮肿容易忽视,“馒化脸”可能是由于衰老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疾病引起的。然而,这些问题通常不仅限于“馒化脸”,还可能影响到全身的健康。

2.心理影响

“馒化脸”可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。对于过多求美者来说,外貌是自我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拥有“馒化脸”可能让人感到焦虑和自卑,从而影响到个人的社交与生活。

二、馒化归因

1.填充过度与美学偏移、矫枉过正;

2.填充前未能有效术前评估容量精准度,影响远期效果;

3.面部衰老浅层脂肪填充移位,胶原流失,筋膜韧带结构松垂,肌肉弹性差,表情僵硬呆木感;

4.反复多次在某一部位过度填充,促使该部位组织间隙变松变宽;

5.心理归因,求美者有强迫心理,依耐心理,焦虑社恐心理;

三、馒化后修复调理方案

(一)医生端

1.玻尿酸型修复:由于包膜与交联剂的存在无法完全溶解干净,需要多次精准将溶解酶注入包膜里面;

2.脂肪型修复:首选溶脂与小脂素,光纤吸脂,也可以选择性加少量玻尿酸酶溶解;

3.肉毒素型修复:临床较为少见,与医生注射剂量和解剖注射点位层次有关,首次治疗可以考虑微滴少量少次少点注射;

4.综合型修复:一提二填三放松。提:可以行韧带筋膜定点少量铆钉提拉;填:面颊等凹陷处换用少量多次深浅结合例如童颜针,胶原蛋白,中胚层刺激滋养填充;放松:少量肉毒素在中下面部下颌缘颈阔肌微滴方式给药。修复过程中联合光电射频逐步夯实改善;大小线的联合修复:小线30G25mmPPDO线材具有紧致提升溶脂作用,大V线18G100mm,19G100mm可以行轮廓固定让松垂部位复位,有错位再生愈合之功效;

5.心理型修复:“馒化脸”患者饱经心理摧残,容易焦虑忧郁,所以治疗前需要与患者有充足的沟通与规划,告知患者治疗过程、时间,告知其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、预期效果等。

(二)患者端

1.保持健康生活方式

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避免“馒化脸”的关键。健康16字方针:合理饮食、适当运动、充足睡眠、良好心态。通过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可以促进身体整体的健康,降低“馒化脸”的风险。

2.定期体检

定期身体体检也可预防“馒化脸”。通过体检,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,如脏器问题,内分泌失调、代谢紊乱等。这些问题是“馒化脸”发展的重要因素,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“馒化脸”的发生。

3.合理安排饮食

合理安排饮食对于避免“馒化脸”十分重要。适当地控制热量摄入,增加蛋白质、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体重,并避免面部脂肪臃肿。饮食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可以促进皮肤健康,预防“馒化脸”的形成。

4.面部运动与中医穴位经络按摩

进行面部运动和按摩可以帮助维持面部肌肉的紧致度,防止“馒化脸”的形成。通过简单的面部中医穴位经络调理和按摩,可以促进面部血循环,增强面部肌肤的弹性。这种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改变“馒化脸”的外貌,但可以改善面部肌肤的整体状态,使其看起来更加健康和有活力。

5. 调整心态与增强自信

如果你认为自己有“馒化脸”的问题,不要过于担忧。首先,要明白“馒化脸”并不一定是负面的,它可能只是一种特征。其次,你可以通过上述提到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,以改善“馒化脸”的问题。如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,也可以考虑咨询专业医生或医院,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。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、合理安排饮食、定期检查、面部运动与中医穴位经络按摩以及调整心态与增强自信等,可以在面对“馒化脸”时保持积极心态。

综合上述分析,“馒化脸”归因于患者的求美期望值过高,希望快速有效维持时间持久,医师为了即刻效果填充时以量取胜,填充层次与填充物不匹配,凹陷部位过度填充忽略了轮廓韧带复位的美学,为避免馒化现象的发生,需要求美者与医师进行有效的术前沟通设计,长期稳定的美学效果需循序渐进,切忌急功近利。

美是一门艺术,更是一门科学。

 

作者 | 易生彬 邓志军 易品

审核 | 蔡景龙

发布日期:2023-12-27浏览次数: